日前,国内外各家公司都公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总体来看,国内3D打印发展良好,3D打印收入有所增长,然而,大部分国外3D打印公司则亏损严重。下面就跟着《3D打印世界》来看看各家公司的总结情况吧。
国内公司:
光华伟业(易生)
公司2017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05千万,比去年同期(4.66千万)增长29.67%,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7万元,比去年同期-99万元增长411.64% ,基本每股收益(元/每股)为0.07 元,比去年同期-0.02 元增长450.00% ,实现了上半年扭亏为盈。
与上年同期相比,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原因是自主产品环境友好型生物材料和 3D 打印业务增长明显,其中,环境友好型生物材料实现销售收入 3,319.74 万元,同比增长34.25%;3D打印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153.37万元,同比增长 211.53%。
先临三维
7月13日,先临三维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营收约1.24-1.3亿元,同比增长30-35%,净利润约400-600万,同比增长110%-210%。
先临三维表示,2017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调整业务结构,逐步形成了先临三维母公司,以及易加三维、捷诺飞生物、天远三维、云打印公司四个专业子公司为主的“1+4”集约型业务发展布局。
业绩取得明显增长,一方面是公司技术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的体现,另一方面公司主动调整转让业务规模较小的上海测源公司和缩减毛利率较低的系统集成等业务板块。
此外, 先临三维称,下一步公司将加大易加三维等技术研发板块的研发投入,另一面进一步加大云打印公司 3D 打印技术应用研发和推广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先临三维已于今年5月19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筹划IPO上市工作,准备对接中介机构。
国外公司:
达索
知名法国3D软件公司达索系统(Dassault Systèmes)发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的收入数据。第二季度总收入达8.064亿欧元,同比增长7%。营业毛利达21%。广泛用于3D打印行业的工具Solidworks输入同比增长14%,增幅最高。
软件收入主要来自建筑、能源、海洋和海外领域的业务。对总收入贡献最大的行业是交通运输,占到总收入的29%;航空航天和国防占14%。
Proto Labs
美国快速制造公司Proto Labs公布了自己2017年第二季度的收入状况,第二季度总收入为8200万美元,同比增长9.4%;净收入为1210万美元,同比增长3%。上半年总收入为1.6亿。其实3D打印部门收入达1087万美元,增长11.9%。
本季度,在美洲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5%,服务的独特产品开发商的数量同比增长18.8%,达16,174家。这推动了公司收入的增长。同时,公司的按需制造服务是收入增长的另一个来源。
Groupe Gorgé
专注于高科技的法国工业集团公布了第二季度收入状况,总收入为7060万美元,同比增长13.5%,其中,3D打印收入为720万美元,同比增长11.6%。Groupe Gorgé 2017年上半年3D打印收入1.460亿美元,增长18%
在2017上半年,Gorgé Groupe还为Prodways举办了一次成功的IPO(首次公开募股),筹集到5,070万欧元。2017年5月,Prodways在巴黎证券交易所上市。Prodways的股价最初上涨到7欧元以上,目前的交易价格为5.12欧元。
“Prodways在继续增加产品内容,推出了新的、用于3D打印大型金属零件的快速增材锻造技术(RAF),以及针对牙科行业的新一代3D打印机ProMaker LD系列,”Gorgé Groupe说。
3D Systems
2017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收入为1.595亿美元,增长1%。今年前两个季度的总收入为3.159亿美元,增长2%。净亏损为799.8万美元,今年总亏损为1790.9万美元。
其中,医疗保健领域的表现依然良好,收入增长25%,达4900万美元。第一季度该领域增长27%。
另外,软件收入增长9%,为2400万美元;按需制造下降5%,但相比去年同期下降6%,有进步;3D打印机的销售收入下降14%,但在“打印机总收入下降的同时,生产型打印机的收入实现了增长”。
“市场对SLA、SLS和DMP系统的需求在增加,但这方面的增长被MJP专业打印机的销售额下降抵消了,”3D Systems表示。虽然市场对ProJet MJP 2500 Wax打印机反应良好,但3D Systems却无法充分利用这一点。“如果我们有能力建立我们的生产线,我们可以卖出更多。”市场对一些型号较老的3D打印机,特别是ProX 300,表现得没那么积极。
3D Systems在第二季度对价格进行了大幅调整,在4月将ProX SLS 500的价格降低了30%。谈到来自其他3D打印机制造商的挑战,3D Systems特别提到惠普进入3D打印行业,“很多人都担心惠普和它带来的竞争,但实际上我们卖出的SLS系统比去年还多。”
Stratasys
第二季度总收入为1.7亿美元,同比下降9%,今年上半年总收入为3.33亿美元。净亏损为615万美元。
虽然处于亏损状态,但相对于去年来说已经有了进步,今年2月份Stratasys发布了新的 F123 系列,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1000个的订单,Stratasy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Ilan Levin透露。
近期Stratasys的主要动态有:在巴黎航展上,推出新的专用制造解决方案,用于生产飞机内饰件。该技术基于Stratasys的Fortus 900mc Production 3D打印机,整个工艺将获得国家先进材料性能中心(NCAMP)认证。
MakerBot推出针对教育部门的My MakerBot 3D打印平台,这是一款全新的支持云的基于浏览器打印的监控平台,与Google Chomebooks,Autodesk的Tinkercad 3D设计软件兼容。
Stratasys在这些高价值领域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并将继续围绕这个长期战略来调整资源。
Exone
第二季度营收为1080万美元,净亏损230万美元。上半年总收入为2170万美元,增长7.5%,其中设备销售收入为850万美元,服务收入为1320万美元。机器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22%,而未完成订单额增长到2630万美元。ExOne方面表示,公司正稳步实现全年合并收入增长幅度在20%至25%之间的目标。
ExOne预计其Exerial beta机器下一个财政季度的销售将对其收益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继续投资于研发。尽管第三季度预测结果不乐观,该公司表示仍将继续投资。此外,该公司预计到2017年底的总现金结余将超过2000万美元。
SLM
SLM 2017年上半年收入2900万欧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3.5%。订单收入增长17.9%,达3530万欧元。总营业额亏损815万欧元,净亏损595万欧元。
由于机器订购总数量在2017年上半年下降至47台,订单收入的增长显示出购买更高性能和更高价值的机器的趋势。
SLM方面表示,受益于增材制造技术越来越受欢迎这一趋势,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到了历史上最大的个人订单。
该报告还显示,2017年上半年公司调整后EBITDA(利息,税收,折旧和摊销前利润)亏损450万欧元,综合营业收入调整后EBITDA利润下降了15.6%。
Robo 3D
2017年第二季度,Robo 3D的总销售额高达100万澳元(约535万人民币),其中仅6月份(即其主打机型R2的首个发售整月)就实现了其中的55.3万澳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48%。该公司透露,目前他们一年能生产多达10000台R2型打印机,而仅在富士康,每天组装完成的R2数量就多达80台。
Robo 3D 2016年底成功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而且2个月之前又获得了一笔900万美元的投资,借机并扩大了与知名台湾企业富士康的合作。
目前,他们正在与新的销售和分销合作伙伴讨论未来的发展事宜。这些伙伴包括加拿大的SYNNEX,美国的Promevo,BestBuy、Staples、NCIX,以及电商巨头亚马逊。
Materialise
Materialise二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21%,达3361万欧元(约3835万美元)。这些收入来自三个领域:软件、医疗和制造。三个领域均实现了增长,其中制造收入增长32.54%,涨幅最大,主要受终端零件制造需求激增的推动;软件收入增长19%;医疗收入增长近10%;软件和终端零件收入占总收入的81%。
第二季度亏损1089万美元。尽管产生了经营亏损,但相比去年同期大有改善,去年同期亏损为1771万美元。
在此期间,Materialise经历了一个扩张期,在比利时鲁汶和波兰开设了新的制造工厂,来自这种扩张的“规模效应和效率增长”有望在第三季度实现。
Arcam
近日,Arcam报道说自己在2017年的前六个月仍在持续增长。该公司一到六月的销售额增长32%,为4.07亿瑞典克朗,2016年同期为3.076亿瑞士法郎;营业收入为550万瑞典克朗,2016年同期为410万瑞典克朗。
在2017年上半年,Arcam交付了32套EBM增材制造系统,2016年同期交付了28套。据Arcam说,对EBM系统及其子公司AP&C的金属粉末的需求主要由航空航天业和对增材制造越来越感兴趣的矫形行业推动。
Arcam表示,2017上半年的增长与公司的第一大股东GE息息相关。在此期间,GE购买了12套EBM系统。迄今,Arcam一共向GE交付了16套系统。
《3D打印世界》——中国3D打印行业第一本专业读物(点击可在线阅读)
搜索官方微信账号:“3D打印世界”,新鲜、有料、深度3D打印资讯,尽在3D打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