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影响3D打印未来发展的四大关键要素

《3D打印世界》讯/  包装印刷及打印行业供应链权威调研机构Smithers Pira最近发布了一份名为《2025年3D打印市场预测分析(The Future of 3D Printing to 2025)》的报告,该报告列举分析了影响3D打印未来发展的四大关键要素,并对这些要素做出了独到分析。




Smithers Pira的这份报告预测,全球3D打印市场总值今年将达到59亿美元,而十年后(即2025年)有望达到491亿美元,期间平均年增长率为23.7%。数据统计范围涵盖了3D打印设备、原材料、制备部件以及服务几个部分。

据《3D打印世界》了解,这份报告中最关键的要点是影响3D打印未来发展的四大关键要素。这四大要素包括:

  • 打印性能改进

  • 实际应用拓展

  • 新型打印工具开发

  • 材料研发


打印性能改进


打印性能方面的一些改进方向包括:

  • 为CAD程序提供新设计方案,优化STL文件操作界面(或者以新的3D编程指令代码替代)

  • 改进对3D打印设备的数字控制,使之更精确

  • 提供更快的打印速度(如多打印头)、材料应用设计

  • 配合高速打印的新型材料及化学品,实现多材料打印

  • 提供专门面向金属及陶瓷3D打印的优化方案


这些性能改进有利于3D打印摆脱传统快速成型的局限,并进一步实现商业化部件及产品的大规模直接生产。


实际应用拓展


3D打印的应用初衷是初始阶段的快速原型,它原本是要通过多次迭代来实现最好的设计方案。而这些都为更精确的模型设计和加工基础,同时为产品的最终设计提供了的解决方案,从而使3D打印逐步拓宽工业方面的应用。

举例:

  • 多功能部件一体化

  • 汽车及航天航空方面的轻量化设计

  • 方便灵活调整壁厚的产品

  • 物流方面做到无库存即时生产

  • 在偏僻地区随时制作更换部件



新型打印工具开发
总体来说,3D打印目前在部件生产的经济成本还比不上传统模具制造。但到2025年,随着3D打印和相关技术的成熟,其生产成本有望大幅降低,从而扭转这一局面。


3D打印工具、软件、算法等方面的改善,对3D打印对市场的渗透度尤为关键。


材料研发

随着打印技术的改进、终端用户方面的改进,3D打印材料的种类将会迅速扩张。许多新材料的诞生往往是由于加入了关键性的新配方,而新材料的出现又会带动新技术的出现。




随着3D打印材料类型、性能特点及成本的变化,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可能会转向用这些材料来取代以往制作某一部件的材料,比如用玻璃纤维尼龙替代金属,用聚碳酸酯树脂替代普通玻璃等。

新材料研发的几个攻坚突破点:

  • 摸清如何实现对材料流变性、粘度的灵活控制

  • 理解如何创建光敏聚合物的新型构建块单体

  • 理解不同材料在分子水平的关联性(横向及纵向)

  • 理解多层材料打印的物理性能

《3D打印世界》——中国3D打印行业第一本专业月刊(点击可在线阅读) 

搜索官方微信账号:“3D打印世界”,新鲜、有料、深度3D打印资讯,尽在3D打印世界!





相关新闻

新闻标签

影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