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身体造组织和器官,是生物医学工程界大力发展的方向。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学生OOI Hon Son的毕业作品选择研究利用干细胞3D打印心脏组织,目标是进一步提升现有技术,日后医生便可利用扫描技术,检测受损部位形状,再用3D打印和干细胞技术,复制出一样的心脏组织,移植并取代受损部位。他指,目前技术可打印最精细度为0.2毫米,正研究再缩小精细度。
个人化干细胞不会排斥
来自马来西亚的中大生物医学工程系5年级学生OOI Hon Son选择研究利用干细胞3D打印心脏组织作毕业作品,并凭此夺得青年科技专才比赛亚军及ASM科技奖亚军。他表示,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身体组织和器官,是生物医学工程界大力发展的方向,现时在软骨和骨骼打印已取得技术突破,要制造运作结构复杂的组织如心脏等,则仍面对相当大挑战。
今次的研究是进一步提升现有的技术,利用了生物材料去打印出可储存干细胞的支架。他指,由于打印的材料是取自病人身上的干细胞,因此打印出来的器官将会是完全个人化,不会有任何排斥。他说,希望打印出可跳动的心脏组织,日后医生便可利用扫描技术,检测受损部位的形状,再用3D打印和干细胞技术,复制出与受损部位一模一样的心脏组织,移植并取代受损部位。
最快10年后才可应用
中大生物医学工程系系主任汤启宇表示,有了这项技术后,病人可依靠3D心脏组织维持一段时间,直至找到合适的心脏接受移植。至于何时可正式应用,他指,技术需要证明有效,并做3至5年的在动物身上的临床研究、再做约5年的人体临床研究才可推出,预计最快要10年后才可正式应用。
《3D打印世界》——中国3D打印行业第一本专业读物(点击可在线阅读)
搜索官方微信账号:“3D打印世界”,新鲜、有料、深度3D打印资讯,尽在3D打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