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表示,这是首次成功使用3D打印出中枢神经细胞,希望日后为修补失明人士的视网膜组织或治疗眼疾提供一股新助力。
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抽取老鼠的视网膜细胞,通过3D喷墨打印机打印后,发现细胞可成功存活并顺利培养。 研究人员表示,这是首次成功使用3D打印出中枢神经细胞,希望日后为修补失明人士的视网膜组织或治疗眼疾提供一股新助力。
为治疗眼疾,剑桥学者成功3D打印出老鼠视网膜细胞
剑桥大学神经科学教授马丁(KeithMartin)及罗伯(BarbaraLorber)在英国《生物建构》杂志(KeithMartin)中发表的报告指出,他们顺利从成年老鼠眼中,抽取神经胶质细胞(glialcell)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ganglioncell),再让细胞通过压电式喷墨打印机,成功打印出健康而丝毫无损的眼细胞。
视网膜上神经细胞的损坏,是导致眼疾发生的主要原因,而人类的视网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组织,各类细胞的精确安排构成了人类的视觉功能。这次被打印成功的神经胶细胞和神经节细胞,主要负责将讯息传递至脑部,并保护神经元等功能。
报告中指出,虽有大量细胞因为沉积于喷墨液底部而无法被打印,造成了部分损失,但成功打印的细胞都很健康,虽然经过喷墨打印机直径小于一毫米的高速喷头,细胞仍能存活,并且顺利在培养器中生长。
克服细胞打印后的存活难题,3D打印在生医领域更进一步
早在2013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3D打印将颠覆现有制造模式后,全球便掀起一股3D打印风潮。而在生医领域,3D打印更是一项革命性技术,已知可简单快速地制作软骨、关节、肝脏和肾脏单元等,能提升医疗效率并降低病患负担,更被寄予制造可供移植的人造器官的厚望。
然而器官的打印,需要由计算机扫描真实器官后转换成3D模型,再将作为原料的细胞一层一层打印到模型之上,才可制成具有实际功能的人工器官。目前虽可利用3D打印出部分器官组织,却无法制造具备实际功能的完整器官,原因就是细胞在打印后能否成功存活,是一道需要克服的难题,而本次实验证明了视网膜细胞可被成功打印且继续培养。
首次成功打印中枢神经细胞,研究团队:仍有长路要走
研究者马丁和罗伯表示,这是首次使用3D印刷技术打印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细胞,希望未来能打印出视网膜组织,帮助患有退化性眼疾的病人。他们同时也指出,一切只是开始,3D打印视网膜细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英国伦敦穆尔眼科医院(MoorfieldsEyeHospital)教授班博(JimBainbridge)则表示,这项研究结果为人工组织培养在复原病患眼疾并改善视力方面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英国皇家全国盲人协会(RNIB)成员英格莲(ClaraEaglen)也指出,虽然这份关于恢复视网膜损伤的研究才刚起步,但只要一点点曙光,都能改变某些人的生活,使他们更有自信。
报告中指出,研究团队下一步想尝试是否可打印如光受体细胞等其他视膜网细胞,以及是否能使用商用3D打印机的多喷嘴打印视网膜细胞。